近年來,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城鎮污水處理得到迅速發展,城市污水處理率逐年提高。但是,城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泥還未得到有效處理,這些污泥含有難降解的有機物、重金屬和病原體等有毒有害物質,若不加處理任意排放,將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,甚至還會引起傳染性疾病。隨著國家對污泥處理處置越來越重視,污泥處置設備行業迎來了發展機遇。
百分之七十處置率能達到嗎?
發達國家城市把污泥處置看得與污水處理同等重要,在污水處理技術和規范較成熟的國家,一般建污水處理廠的同時會建污泥處理裝置。通過脫水、發酵等工藝,將污泥變廢為寶。與此相比,中國城市的污水和污泥處理,就是另一種真相:污水處理率逐年提高,污泥產生量增長迅速,但污泥處理處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。對于極端依賴從末端治理環境的中國來說,污水處理、污泥處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中國多年以來卻是污水建設大躍進,污泥處理建設被有意、無意漠視。
國務院發布的《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》提出,到2015年,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要達到70%左右。這個目標相對之前有所下調,但專家認為,以目前的政策落實情況判斷,仍難以完成。此前,《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》提出,到2015年,直轄市、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%,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%,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%.
污泥處理作為污水處理的最后一個環節,自2007年才開始被人們所重視。2007年以前,絕大部分的工業以及市政污泥均被拉到垃圾填埋場填埋。然而,污泥中富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,含有大量的氮、磷等營養物質以及有機物、病毒微生物、寄生蟲卵、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,如果不經有效處理處置,將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危害。
國內的污水處理在十幾年的成長期中,已完成了從設施建設向運營市場的轉變。至2010年,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達2840座;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3600余座。這些處理廠的年處理污水量能達到344億立方米。而每處理1萬噸污水就會產生5噸污泥,也就是說344億立方米的污水大概能產生兩千萬噸污泥。
如此巨大的產量逼迫污水處理廠盡快找到處理污泥的方法。但是,在2007年以前,全國各地對污泥的處置方式均為拋棄或堆農家肥,其中以拋棄居多。而隨著土地資源的減少,填埋污泥所需的代價也越來越高,再加上環保意識的增強,煤礦、發電廠等工業工廠以及市政水處理廠不得不開辟一條新的技術路線,對日益高產的污泥進行減量及再利用處理。